國培,一場詩意的修行
給予為師者永不停歇的力量
國培,一次思想的旅行
賦予教育之路源源不斷的求索
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 周潔)按照婁底市“國培計劃(2023)”“一對一”精準幫扶培訓研修統一安排,近日婁底市第一中學附屬星星中學赴婁星區水洞底中學舉行培訓開班儀式暨第一次研修活動。這是一場相約已久的雙向奔赴,我們相聚一起,攜手共研,互相成長。
教研工作是一個學校的重點工作,它在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方面起到重要的引領與指導作用。星星中學校領導及研修工作的主要負責人與婁星區水洞底中學校領導及部分教師歡聚一堂,共研教育工作。
活動開班儀式在水洞底中學會議廳舉行,儀式由星星中學教研室李韜老師主持。
婁星區水洞底中學書記、校長肖菊平致辭,他向學員們強調,要用“靜心、專心、用心、虛心”來認真對待此次國培活動,用實際行動詮釋新時代教師。
星星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彭衛國在開班儀式上作了引領講話,他全面介紹了星星中學的校園文化及辦學特色,希望全體學員全心投入這次培訓、學有所獲、滿載而歸。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文學院書記、婁底市演講藝術家協會副主席尹鐘宏教授為全體學員授《課程與思政融合下的教育教學》講座,從問題的提出、課程思政內涵、課程思政的實施、案例分析等方面展開了詳細的授課。
星星中學教學副校長、婁底市初中語文網絡名師工作室首席、市級骨干教師禹媚娥為全體學員授《如何提升師德修養》講座,結合教師實際情況出發,從21個方面與學員交流如何守住三尺講臺,拿穩、拿好手中的粉筆。
鄧娟老師在本節課單詞教學中利用單詞卡片、圖片連線小游戲創設情境,讓學生得到足夠的語言訓練。聽力部分由淺及深,加強學生的聽力訓練。在課堂檢測環節利用多媒體制作游戲,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引導學生用所學的內容編寫出新的對話,輸出語言。學生學會用英文確認物品的所屬關系,反復練習一般疑問句和它們的回答,抽絲剝繭而又潤物無聲地引導孩子們認識自我,豐富自我,完善自我,有夢想就努力實現。
"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這是唐代詩人李頎《古從軍行》里的一句詩,由此卻引出了一系列非常有趣的數學問題,被稱為"將軍飲馬"問題。
徐宜華老師將本節課通過配有生動畫面和意境的古詩視頻創設情境,是語文、歷史與數學的跨學科融合教學探索,這一有趣的引入方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順勢介紹了“將軍飲馬”問題的由來,怎么設計路線能讓將軍和馬所走路線最短呢?并以此為導線引出幾種不同情況,不斷設問和追問,層層遞進,激發學生的積極思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發學生對問題和結論的思考、交流、分享、質疑、補充和完善,通過觀察—歸納—猜想—驗證這一研討式學習過程,使學生在參與過程中得到充分體驗與發展,自然生成四個模型的結論。
千年的高云聚集在這座雄關之上,陣陣秋風吹散了“得得”的馬蹄聲。滔滔的黃河與遼闊的原野還嫌不夠舒展,從華山進入潼關后更不知什么是坦平。童麗芳老師講授的《潼關》一課,課堂是流動的,通過生生合作、師生合作來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中,深入解讀詩歌,讀中講,讀中賞。
風雨兼程只為遇見更好自己,詩與遠方沐浴暖陽如約而至。此次國培校校“一對一”幫扶工作交流活動,為學校之間提供了相互學習、相互促進的機會,婁星區水洞底中學教師對我校的教研科研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今后,我校將進一步探索交流活動有效性的途徑和措施,為推進學校的有效發展助力,與同行們相伴而行、共探成長!
責編:王彩英
一審:曾金春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